Alexa

丹麥離岸風電 CIP 投入區塊開發,6 場址容量上看 6.3 GW

丹麥離岸風電 CIP 投入區塊開發,6 場址容量上看 6.3 GW
撰文: 科技新報 / DAISY CHUANG     分類:風力發電     圖檔來源:達志 日期:2020-12-07

丹麥離岸風電商哥本哈根建設基金(CIP),於本月4日宣布參與第 3 階段區塊開發,已公布 6 處風場選址,總裝置量上看 6.3GW。

 

其中 6 處風場多以「氵」與「風」組合而成的「渢」為名,包括在新竹的渢汎(音同逢泛)、渢成,苗栗的渢利,與台中的渢妙,彰化的渢佑、福芳,總共 6.3GW,也是至今宣布投入第 3 階段區塊開發的廠商中,總容量最大的參賽者。

 

CIP 台灣第 3 階段執行長侯奕愷表示,依現階段獲得資訊進行審視,包括航道、軍事演練區、航高、電網可能性與排除環境敏感區域,再綜合考量水深、風力資源、海底地質等,最終選出這些廠址,未來也會持續與相關的利害關係人溝通。

 

侯奕愷表示,相較於先前的潛力場址規劃,可以發現區塊開發的風場有不少水深達 60 公尺以上,故未來有機會用到浮動式離岸風電基礎,再加上,近岸風場有可能會遇上白海豚又或是軍事演練,我們認為主動選擇遠岸風場便能避開環境與軍事上的扞格。

 

侯奕愷認為,浮動式風電已成國際趨勢,現已有相當數量的浮動式計畫,好比南韓與日本均積極投入開發、歐洲也有 50MW 浮動式風場規劃,認為將來 60-150 公尺水深區域將出現首波商業規模開發。

 

經濟部預計年底公布離岸風電第 3 階段區塊開發規則,目標 2026 到 2035 年 10 年 10GW 目標,針對詳細規則,CIP 建議第 3 階段可規劃 2-3 座浮動式風場,從已通過環評的場址開始,進行每座個 100MW 小規模示範計畫,並給予躉購費率與其他獎勵措施支持,全面了解新技術並持開放態度,一旦給予支持,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研發與發展,之後便有機會投入大規模的商業規劃,站穩亞太離岸風電領導地位。

 

CIP 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也指出,希望政府能維持「項目國產化政策」以確保基本的經濟規模,延續本土供應鏈商的投資量能,創造足夠的經濟規模來保障廠商在量產與價格的優勢。

 

目前第 3 階段區塊開發已吸引國內外能源業者插旗,包括已通過環評、由澳商麥格理綠投資集團(GIG)、德國安能集團(EnBW AG)及日商 JERA 三家外商握有股權的 2GW 海鼎風電計畫,以及上緯新能源在苗栗外海的 4.4GW 開發計畫,如今又再新增一家,未來也將以預計年底公告的區塊階段辦法進行。

 

本文獲《科技新報》授權刊登,原文:丹麥離岸風電 CIP 投入區塊開發,6 廠址容量上看 6.3GW

 

基金名稱(幣別)
一周績效(%)